在醫療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,曾占據醫療箱重要位置的水銀玻璃棒溫度計,承載著獨特的歷史記憶。它從誕生到逐漸被替代的歷程,見證了醫學測溫的百年變遷。

在醫療箱的歷史長河中,玻璃棒水銀溫度計曾是無可替代的 “主角”,它以簡潔的構造和精準的測量,在醫學領域留下了深刻印記,承載著跨越百年的 “水銀記憶”。
19 世紀中葉,隨著玻璃工藝與化學技術的進步,填充水銀的玻璃棒溫度計問世。水銀因其穩定的膨脹系數和高比熱容,能快速且精準地響應溫度變化,一經推出便成為醫療測溫的首選。醫生們輕輕搖晃溫度計,讓水銀柱回落,再將其置于患者腋下或口腔,靜待片刻,根據水銀柱上升的刻度讀取體溫。這種看似簡單的操作,卻為臨床診斷提供了關鍵數據,幫助醫生判斷患者是否發熱,成為疾病診斷的重要依據。
在隨后的百年間,玻璃棒水銀溫度計不斷改進工藝,刻度愈發精細,測量誤差逐步縮小,從醫院病房到家庭醫療箱,都能見到它的身影。然而,21 世紀后,隨著電子體溫計、紅外測溫儀等新型設備的崛起,水銀溫度計因存在汞泄漏風險、測量時間長等局限性,逐漸退出歷史舞臺。盡管如此,它在醫學史上的貢獻不可磨滅 —— 它見證了無數患者的康復,推動了基礎醫學診斷的發展,也讓人們對體溫與健康的關系有了更深刻的認知。
如今,醫療箱里的 “水銀記憶” 雖已淡去,但玻璃棒水銀溫度計的百年歷程,依然是醫學發展史上一段值得銘記的篇章,訴說著人類在健康監測領域不斷探索的故事。


充油雙金屬溫度計 型號:LFI400
留點溫度計 型號:T300MAX
后法蘭太陽能電子溫度計 型號:DST2002S
充油雙金屬溫度計 型號:LFT18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