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子溫度計的核心價值是“測準溫度”,而這個“準”字,從制造環節就已經定了調——探頭的校準工作,是決定它能否精準讀數的關鍵,哪怕其他零件再好,校準不到位也白搭。

制造時,工人會先把探頭和內部芯片組裝好,然后進入“校準環節”。這個環節要用到專門的“標準溫度源”,比如精確控制在37℃的恒溫水箱,把電子溫度計的探頭放進水箱里,等待1-2分鐘后,看顯示屏的讀數是否和37℃一致。如果顯示36.8℃,就微調芯片參數;要是顯示37.2℃,也得慢慢校準,直到讀數和標準溫度差不超過0.1℃。而且不能只校準一個溫度點,還要測0℃(冰水混合物)、100℃(沸水)等常見溫度,確保全范圍都準。有個小工廠曾為趕工期,只校準了37℃一個點,結果用戶買回去測冰水,顯示0.5℃,測沸水顯示99℃,大量退貨不說,還砸了口碑。 可見,電子溫度計的制造不是“裝零件”那么簡單,認真做好探頭校準,才能讓它從出廠那天起,就帶著“靠譜”的基因,用戶用著才放心。


充油雙金屬溫度計 型號:LFI400
留點溫度計 型號:T300MAX
后法蘭太陽能電子溫度計 型號:DST2002S
充油雙金屬溫度計 型號:LFT183